鲁昕:结合青海省情定位构建现代人才培养体系

2020-09-20 11:37
来源: 新华财经
作者:

    

    9月18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蓝迪国际智库咨询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鲁昕表示,结合青海省生态优先的省情定位,构建现代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青海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的发展有其特殊的省情定位,青海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源头汇水区,是“中华水塔”,也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鲁昕认为,青海的生态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建议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下,要建立绿色循环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用户、流域、国家三方的生态补偿力度,为青海保护国家生态资源价值、承担国家生态资源责任,发展国家生态资源潜力提供坚实保障。

    鲁昕认为,青海要结合自身优势,在“十四五”期间,为国家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做出全国示范。

    对于青海“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鲁昕提出,要根据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趋势,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高原医疗卫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八大绿色产业”及文化旅游产业,健全要素市场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化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体系、提升专业性人才的战略性支撑作用。

    人才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教育要服务、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鲁昕认为,当前,实现青海“十四五”目标、完成青海“十四五”任务,青海和全国一样,人才仍是发展的短板。人才结构、数量、质量都与服务、支撑青海的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青海理工农医学科专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普职比没有达到大体相当;基础教育数理化英等学科与全国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鲁昕建议,青海着力推进教育结构优化,加强有针对性的培养,强化立德树人,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提高层次和水平,为青海落实“三个重大”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各级各类人才。

    第一,学前教育要实现普惠公平,强化智力开发和双语教育。

    第二,义务教育要做到优质均衡,一方面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提高数理化英等学科教育质量。

    第三,高中阶段教育要继续推进普及攻坚,继续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大体相当。

    第四,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为青海八大绿色现代产业与文旅产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

    第五,高等教育要调整布局结构和学科结构,根据青海“十四五”和未来发展需求,重点增加、培养理工农医等学科专业人才。

    “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蓝迪国际智库咨询会”由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提供智库支持,旨在集聚专家资源,为青海省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构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新格局建言献策。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81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