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冲刺脱贫攻坚需要一鼓作气

2020-10-01 09:03
来源: 中国扶贫
作者:

    

    脱贫攻坚,胜券在握,国人额手称庆。但成就面前,一种松口气、歇歇脚、缓缓神、放慢节拍、自减压力的情绪正在滋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轻快心态正在萌发。

    应当看到,眼下距离脱贫攻坚决胜终点尚有半步之遥,稍有懈怠,将功亏一篑。

    尤其在全国普遍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多地发生罕见洪涝灾害的背景下,返贫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因此,务必一鼓作气,咬定目标,稳住阵脚,压实责任,保持力度,坚持做到“五不”。

    一是锐气不减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时间更紧,这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突击战,劲只可增不可松、气只可鼓不可泄。应警惕“盲目乐观、松劲懈怠”的思想苗头。有些人认为过去几年每年减贫超千万人,今年完成剩余的脱贫任务,易如反掌。对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脱贫攻坚收官战绝非轻轻松松冲一冲就能打赢,应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松懈麻痹、消极应付的情绪滋生。始终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在决战决胜的战鼓声中一往无前、提振士气、全力冲刺,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始终保持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精神状态。切实做到重点工作一锤接着一锤敲,重要节点一环紧扣一环抓,积小胜为大胜, 慎终如始、稳扎稳打、毫不松懈推进各项工作,以最好的心态、最佳的状态、最优的姿态攻下脱贫攻坚最后关口。应敢于亮剑,勇于啃最硬的骨头,咬定目标不动摇,铆足干劲破难关,着力在爬坡过坎中锤炼过硬风骨、实干品格和担当精神。应只争朝夕、紧抓快干,对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质量、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时间节点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二是目标不散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但又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百业, 祸及万家,财税收入锐减,企业复工艰难,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再加上一些地方发生的洪涝旱灾,各项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必须紧紧盯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展开。应当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两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大目标,而脱贫攻坚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因此必须牢牢掌握脱贫攻坚工作主动权,努力把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损失夺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上去,推动脱贫攻坚从取得决定性成就走向全面胜利。应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主动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把脱贫攻坚放在首位。尤其对于疫情造成的巨大就业压力和各级财力锐减等方面的问题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应采取非常措施,制定非常政策,化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新机,决不能让“九亿双创造财富的手”变成“九亿张争饭抢食的口”。必须继续坚持万众一心,精力向脱贫攻坚聚焦、政策向脱贫攻坚倾斜、工作围绕脱贫攻坚开展。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

    三是阵法不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应的一整套组织制度、保障制度以及干预措施,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六个一批、五个精准等一系列复合型、集成式“排兵布阵”措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阵法”保障。就总体而言,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自我发展能力和动力明显增强, 返贫人口逐年减少,脱贫质量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发展打下牢固基础。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本领明显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贫困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最后胜利近在咫尺。这些成绩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是切实有效的。在当前这个历史交汇、政策过渡、工作衔接的关键时期,决不能因为快结束了,自乱阵脚,更应该总结、梳理、借鉴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制度成就, 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继续坚持好,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好,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四是力度不缓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只顾“短脱”不顾“长脱”,甚至滋生短时期放松的“摘帽心理”,很容易陷入“脱贫—返贫—再扶贫”的恶性循环。当前,尚有少数贫困人口未脱贫,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深度贫困地区,而且相当大部分是因病因残致贫以及缺乏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群体,攻坚克难的压力仍然很大,脱贫成果的巩固难度依然艰巨。如何“攻坚”、怎样“防返”,不仅是当前要攻克的难点,也是2020年后必须长效解决的难题。因此,必须继续保持攻坚力度,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继续采取过硬举措和办法,着力补齐尚未全部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下大工夫缩小区域和人群在收入、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同时,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主要政策举措不能急刹车;严格落实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一点也不能减弱;不断强化项目、用地、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 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是责任不变

    越是时间紧任务重,越是要明责强责、知责尽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区市向中央签军令状的,只有脱贫攻坚这一项工作。军令如山,必须始终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的要求,坚决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层层拧紧责任链条。应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以脱贫攻坚为核心的工作中去。应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只要五级书记层层压实责任,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各行业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责任,发挥好上下一盘棋的政治优势,就一定能汇聚起百川成海的澎湃力量,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决心毅力彻底攻克“贫困的最后堡垒”,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作者刘奇,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83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