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赴河南大学文学院讲学

2020-11-05 16:58
来源: 河南大学文学院
作者:

    

    10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应文学院之邀,在科技馆二楼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冷战背景下的文学史建构”的讲座。本场讲座由关爱和教授主持,文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慕名而来,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

    陈平原教授从全球化时代及其危机、冷战背景下新中国高等教育以及中国、东欧、北美的文学史建构三个方面展开本次讲座。讲座伊始,陈教授对处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危机以及逆全球化时代如何做学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陈教授通过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普实克的《抒情与史诗》、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等三部著作,为同学们展示了活跃在冷战背景下的学术研究者怎样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丰厚的研究成果。陈教授在介绍著作的同时,深入浅出地总结了王瑶先生治学的两大特点,以及普实克追求“科学的文学方法”背后的布拉格结构主义的影响。在谈到夏志清先生的学术风格时,陈教授既看到了夏先生的优长,也看到了夏先生的一些偏颇之处。陈教授引用了刘若愚的一句话:“一个批评家若没有偏见,就没有自己的文学趣味”,这也是鼓励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既要坚持以平等、宽广的目光去研究问题,也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后,陈教授对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下怎样进行学术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青年做事应当及时,在自己身体、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完成自己的目标,不要留下遗憾。陈教授还鼓励大家,在当今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下,不要一味抱怨外部条件,要努力发扬中国五六十年代学者们在艰苦环境下保有的学术精神,以前人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学者。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问,陈教授一一进行解答,与同学们进行了融洽的沟通交流。陈教授的讲解内容充实,语言幽默风趣,逻辑严密清晰,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吸引力,展现了一流学者独特的学术视野和深刻的思想水平。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87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