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古琴——中国文人的乐器

2020-11-09 10:28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作者:

    

    11月5日,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承办的“让古琴醒来——委员读书漫谈群线下交流暨文化艺术界界别活动”举行。活动现场,长期致力于中国民间音乐的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田青先生就古琴艺术进行了讲解,并邀请古琴名家进行现场演奏。古琴艺术,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流传史,那么,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其音乐曲谱又是怎样的记录方法?古琴,作为中国文人乐器又包含了哪些内在精神?本期讲坛以此为契机,邀请田青先生深入解读。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人类创造的众多乐器中,有很多是有着丰富表现力的,比如钢琴被称作“乐器之王”,小提琴被称作“乐器之后”,留下了无数音乐经典。但不管其他多少种乐器,有多么丰富的表现力,没有一件乐器所负载着的文化内涵有古琴这样多。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共同保护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音乐大致可以分成几类:一类是民间音乐,指从民歌到民间器乐;第二类是宫廷音乐,就是古时宫廷里演奏的音乐。周代的时候产生,也曾经有过繁盛时期,后来逐渐衰败,到了清代基本上付之阙如了。宫廷音乐中的很多乐器,其实是礼器,如故宫珍宝馆陈列的金编钟;第三类是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等;第四类是文人音乐。文人音乐和前三种全然不同,它的代表性乐器就是古琴。

    古琴所含载的文化价值量可以说是最大的。这首先体现在它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诗经》时代就有“琴瑟友之”的记载,到了孔子时代,古琴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乐器。孔子本人不但会弹琴,而且以“弦歌”教化、育人,是他宣传自己思想的一个工具。《诗经》里记载了305首音乐,都是“弦歌”的形式,他都弹过。古琴在孔子个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他“无故不撤琴瑟”。最重要的是,孔子给古琴赋予了一个独特的功能:修身养性。他自己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把音乐作为人格养成的重要一步,而乐器中最重要的,除了钟磬就是古琴。孔子教学生,讲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他最提倡的“礼”。可以说,他所教的“乐”,基本上是琴乐。此外,孔子自己还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把音乐当成教化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

    孔子学古琴、弹古琴,创作古琴曲,有着丰富的艺术实践,在学习时有自己创造的学习方法。这个学习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就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学琴。传说孔子随师襄子学古琴,一首曲子,弹了10天,老师说“可以益矣”,“益”是有变化、前进的意思,就是让他往前走,弹下一首曲子。孔子没有接受,说不行,我学会弹这首曲子了,但是“未得其数”,意思是会弹了,但还没掌握其内在规律和音乐内涵。又弹了10天,老师急了,又说“可以益矣”。他说不行,我“虽得其数,未得其志”,“志”是指精神,就是音乐中所负载的精神,掌握了内在规律,知道曲式、旋律、结构怎么样,但是我还未透彻理解它的精神。于是继续弹,又弹了10天,这才不仅“得其数”“得其志”,还“得其人”,就是在音乐中他终于看到了一个人。孔子说,他看到的这人个子高高的,脸黝黑,眼睛炯炯有神,有王者之风。这个人就是孔子最崇拜的文王,而周文王是孔子心目中的帝王的一个表率,这首曲子,据说就是一直流传到今天的古琴曲《文王操》。

    古琴的文化蕴涵还体现在它虽是一件乐器,但其基本结构却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常识,反映中国人基本的自然观和天地观。

    古琴的结构是两块木板合在一起,上面是面板,下面是底板,一般上面是桐木,下面是梓木,面板有弧度,底板是平的,象征“天圆地方”。一张典型的古琴,长是旧尺3尺6寸5分,暗合一年的365天。上面有13个徽,即古琴正面外侧那13个圆点,这是取音的标志。古琴的琴徽有蚌壳做的,有金的,有玉的,都非常宝贵。每一个徽位标志着琴从1/2处到1/3、1/4处等等成比例的长度,它把琴弦分割成标准的音位,提醒人按弦按在哪个位置,这13个徽也暗合12个月加一个闰月。琴弦据说尧舜禹的时候是5根弦,就是宫、商、角、徵、羽,附会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这五根弦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到文王、武王时候各加一根弦就成7根弦了,代表君、臣、民、事、物、文、武。琴身有琴额,相当于人的脑门,然后是琴项、琴肩、琴身,最后琴尾,这是象征一个人。琴身上圆下方,有天有地,加上中间的人,就是天、地、人,三才具足。琴身所有的部位、结构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比如琴额附近架弦的“岳山”,琴首有“凤舌”,琴尾有“龙龈”,琴底支撑的两个脚叫“雁足”,两个发音孔一个叫“龙池”、一个叫“凤沼”,这都是我们的祖先所看到的自然当中一些有规律性、典型性的东西,将之集中在一张小小的琴上面。古琴有3000多年的历史,流传到今天的大约有3000多首曲名,———有的曲子只有曲名,有谱的、能弹的,大约还有几百首。

    古琴独特的记谱方法

    音乐记录是一大难题,因为它不是形象的,不能画下来,声音艺术稍纵即逝、无影无踪。现在我们有录音机,可以录下来,但古代怎么能够把音响固定下来呢?因此,古琴艺术还有一个伟大的地方,也是能够让我们今天有文化自信的地方,就是中国人在很早就发明了琴谱。这些历代琴谱流传到今天大概还有一百几十部。

    古琴谱最早是文字谱,用汉字来记录,比如右手用什么指法,弹哪根弦;左手在哪个弦上,按哪个徽位,用哪个手指等等,弹一个音要记录半天。到了唐代,有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叫曹柔,他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减字谱。减字谱就是把文字谱中很多句话减成一个字,而且是和汉字近似的字,看着像汉字。减字谱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告诉你左手用哪个手指,按在哪个徽位。比如草字头,就是“散音”的“散”字的省略写法。古琴主要有三种基本音色,一种是弹空弦,左手不按,空弦就叫散音;一种是左手按上去,叫按音;还有一种是泛音,就是在弦上比如1/2、1/3处出泛音的位置上,轻轻地触碰出一种音。第一个草字头告诉人们,散音就是手指不用按。草字头下边有个“七”,即右手弹第七根弦,“七”下边有一个勾是“挑”的简写,食指从里向外这叫挑。于是,这个音就是空弦(左手不要按弦),同时在第七根弦上用右手“挑”,这个音就出来了。接下来一个字,上面是“大九”,意思是大拇指按在第九徽,下面是右手指法像一个“句”字的外框,是个“勾”字,“勾”就是中指从外向里叫“勾”,里面那个“四”字是告诉你勾第四根弦,这个音就是在第四弦上用大拇指按第九徽,右手用“勾”的指法。

    减字谱的伟大之处,一是固定音高,和世界通用的五线谱是一样的。唐代距今如此久远,怎么知道今天按谱弹出的这个音就是唐代人弹琴的那个音呢?古琴从发明到确定形制经历了一个过程。我们在春秋战国的墓里也发现了弦乐器,但是几根弦未定,形制也未定,一直到汉以后,古琴的形制才基本确定下来。因此,千百年来,古琴的基本形制没变,定弦法没变,弦还是这么长,徽还是在原来的地方,所以可以判断,今天我们按的位置,用此办法弹的声音的音高,和唐代弹的是一样的。古琴音乐3000多年,虽历经磨难衰败,今天能够再次复兴,减字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一乐谱,从公元7世纪一直到21世纪,近1700年了,还在用,还能用。而西方乐谱并非这样,从欧洲经日本传到中国的简谱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五线谱要早一些,但也比古琴减字谱晚出现约1000年,它开始是四条线,后来变成五条线,大约在18世纪才开始普及。因此,作为古琴专用的乐谱,减字谱最大的贡献便是从7世纪开始一直沿用至今,其间也未曾中断,世界上再找不出第二个。

    减字谱有固定的音高,但没有节奏。音乐有两个基本组成要素,一个是音的高低,一个是音的长短,高低加长短就有了节奏,成为旋律。古琴音乐的节奏靠的是古琴的一个传承方法,叫做“打谱”。老师口传心授,通过学生学习,在掌握了一定规律之后,进行再创造———根据乐谱规定的音高和古琴的内在规律重新再现乐谱上的音声,这一过程就叫做“打谱”。

    打谱是古琴的传统,训练有素的古琴家按照古琴音乐的规律、按照老师的传承、再加上自己的体会和灵感“还原”谱面上的音乐。在这种“还原”中,实际上已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再创造”。“打谱”作为古琴家对音乐绝无仅有的认知和阐扬方式,充分体现了东方文明的特色。过去,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许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信心的人们因为古琴谱不记节奏而认为古琴谱“不够完备”。但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随着“文化多元论”的兴起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打谱”的方法实际上是人类音乐文化传承中非常具有创造性和自由、最尊重演奏家的个人价值、最能体现音乐的动态构成和生生不息生命本质的一种传承方式。

    西方的音乐是作曲家的音乐,尽量用“纯粹科学”的定量、定性的方法记录音乐,并要求所有按谱演唱、演奏的人“完全忠实”于谱面的音符。每分钟多少拍的标记和节拍器的使用与详尽的各种力度、技巧、表情符号的配合,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作曲家的乐思。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五线谱的实用性和重大的价值。这种记录固定音高和绝对时值、用诸如“每分钟64拍”“每分钟80拍”及各种力度、表情符号限定的现代五线谱反映了工业文明的原则,是有利于音乐传播的载体,它适合节奏固定、音高固定,很少有中国式“散板”与“润腔”的西方音乐形式,尤其适合固定音高乐器如钢琴及大乐队使用。但对于东方音乐来说,如中国传统音乐,五线谱便常显得无能为力。因为五线谱的形式不但不能标记出中国西北民间音乐中的“fa”和“si”的准确音高,更不能标记出中国音乐独特的“韵味”。而且,它也不能像古琴的“打谱”那样,使每一个演奏家都成为音乐的创作者之一,使每一个演奏者都能够参与音乐的创造,主动地、有独创性地阐述个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只有古琴“打谱”传统,才能使谱面上静止的音乐变成“活”的音乐,才能使“别人的音乐”变成“自己的音乐”,才能使“一成不变”的乐谱变成生生不息的音乐的源泉和长河。

    古琴名曲中的文化精神

    从两汉开始,中国出现了很多著名琴家及名曲,比如蔡邕、蔡文姬父女。蔡文姬留下了《胡笳十八拍》,蔡邕留下焦尾琴的典故。据记载,蔡邕有一天听到烧柴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赶快把这块木头抢出来,发现是一块做琴的好材料,但其中的一部分已经烧焦了,做成琴后便叫“焦尾琴”。魏晋南北朝有一批著名琴家,如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等。到了唐代,不但曹柔发明了减字谱,且出现了非常有名的斫琴家——造琴、做琴的名家。当时四川雷氏家族专门做琴,唐代名琴“九霄环佩”,一直流传到今天。

    古琴有许多代表性曲目,最著名的古琴曲之一是《流水》。1977年,美国太空总署向外太空发射两颗“旅行者号”探测器,据说有一张10亿年都不会坏的唱片,上面录着人类主要语种的问候语以及代表人类文明的若干首音乐,其中代表东方或者说代表中国的一首乐曲,就是古琴曲《流水》。《流水》在琴谱上本来是两首,一首叫《高山》,一首叫《流水》。《流水》是人们最常听到的,它的乐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但目前普遍听到的谱本是《天闻阁琴谱》,《天闻阁琴谱》是川派一位叫张孔山的琴家所传下来的。《流水》最早见于《列子·汤问》,里面讲到两个人,一个叫伯牙,一个叫子期。《列子》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伯牙弹琴,子期听,伯牙是个琴家,据说他在船上弹琴,先弹了一首,子期一听,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他又弹了一首,子期一听,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的来历。因为子期懂得伯牙弹的琴,懂他的音乐,于是汉字里出现了一个词汇:知音,从字面上讲就是懂得音乐,但汉语里“知音”不仅仅是懂音乐的意思,它指的是“你知道我的心”,即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后来演变成各种传说乃至戏剧形式,明代的冯梦龙把它改编后放在“三言两拍”的《警世通言》里,据说冯梦龙还专门到伯牙的老家做过田野调查,伯牙老家说话用方言,说“子期遇伯牙”这句话中的“遇”字,冯梦龙以为是姓“俞”的“俞”,于是就变成“子期、俞伯牙”了,俞伯牙有姓,子期也得有姓,于是给了他钟姓,这都是后来的传说。这个传说中最后一个情节最震撼人心,就是子期死后,伯牙就把琴摔了,终生不再弹琴,因为知音没了,琴是弹给知音的。他的行为如此决绝、激烈,反映了琴人对知音的敬重、珍视,中国人历来认为知音难得。

    还有一首名曲叫《梅花三弄》。中国文人把梅兰竹菊作为文人推崇的品格的象征,《梅花三弄》是一首专门彰显文人品格和气质的乐曲。据说这首古琴曲是根据古代笛曲改编的,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王徽之,王徽之的父亲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兄弟叫王献之,三人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但王徽之不因书法而名世,而是因为他性格、脾气太自然了,太自我了,所以留下了许多故事。比如《世说新语》中的“雪夜访戴”,讲的是他有一个朋友叫戴安道,住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天晚上大雪,他突然想起戴安道,要去看他,马上叫来船,坐着船连夜去访友,船冒着大雪走了一夜,好不容易到了戴家门口,他看看人家的家门,跟船夫说:返航。船夫觉得奇怪:不是来看朋友吗?怎么没看就走呢?他说,我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王徽之就是这样一个人。另一个传说是有一次他也是坐在船上,这时候路上过来一辆车,有人告诉他,车上坐的是大将军桓伊,据说他是笛曲《梅花三弄》的原作者。两人互相闻名,王徽之一听说是桓伊,就拦住了他的车,当场说道:“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让桓伊为他吹笛。大将军桓伊也素闻王徽之的名字,没有生气,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胡床是古时的一种轻便坐具。桓伊倚着胡床吹了“三调”,据说这就是《梅花三弄》的“三弄”。这个故事中,最让人惊奇的是,大将军不仅不生气,下车就吹笛,而且吹完笛上车就走。《世说新语》只记载了六个字:“客主不交一言”,两个人什么话都没说,一个吹完,一个听完,一个上车走,一个继续坐船走。为什么“客主不交一言”?音乐由最好的演奏家吹了,由最懂音乐的听者听了,就足够了,音乐之外,再无内容,还有什么俗话可说呢?看来,魏晋时代推崇的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这么简单,这么高贵,这么清奇不俗。后来这首曲子变成古琴曲,所谓《梅花三弄》就是它的主体旋律出现三遍,叫“三弄”。

    古琴是先辈发明并且传承下来的厚礼,我们今天又该如何继承、如何正确看待它呢?古琴在近代曾有一个几近消亡的命运,其中也有一些原因,比如任何一个乐器都有它的局限性,古琴有两个局限,一是音量小,应该说古琴是除了口弦以外所有乐器里音量最小的,古人弹琴不是为了表演和商业,首先是为了自己,所以古人弹琴都在山林、溪间,“独坐幽篁里”或与三五知己,它是一个很内省的乐器。但音量小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已不存在,因为现代电子扩音设备发展得非常快,现在做古琴公开演奏、音乐会没有任何问题。

    科学技术进步可以解决古琴音量小的局限,古琴谱只记载了音高,没有记载节奏,这是不是弱点或局限性呢?很长一段时间,包括音乐学家都把它当成一个缺点,觉得古琴谱不如五线谱完备,没记载节奏,还要靠前人打谱。但是,换一个视角看,一个钢琴演奏家和一个琴人的区别在哪里?一般来讲,哪怕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他二度创作的空间也是很小的,是作曲家的“代言人”,是他们音乐的表达者。但是琴人不同,每一个古琴家在打谱的时候,都是一个作曲者,乐谱本身为他留下了二度创作的充分空间,让之后所有的琴人都能把自己的智慧、感情以及对人生的体验放到乐曲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古琴谱,这样一种为后人留下了充分再创作空间的乐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应充分珍视其价值。

    今天,我们重新认识、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应该保持这份自信,客观看待别人的长处,才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古琴艺术传承下去,让千秋万代琴声永传。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88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