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从传统到现实的文化之旅——馆员湖南采风调研侧记

2020-11-23 08:46
来源: 文史业务司
作者: 苏永昕

 

    2020年11月9日至15日,由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带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安家瑶、陈晓光、王明明,特约研究员马新林等一行赴湖南长沙、永州、郴州就文化遗产保护进行调研采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李文才、副馆长陈伏球等陪同。七日间,馆员们途经五区六县,虽舟车劳顿,却收获满满。

    一、历代书画里的湖湘

    9日下午,馆员们一下飞机,就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在博物馆陈叙良副馆长的陪同下,进入典藏部考察馆藏书画作品。

    出土于20世纪40年代的《人物龙凤帛画》和出土于20世纪70年代的《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是考古发现的先秦、西汉帛画中独领风骚的艺术精品,它们不仅是湖湘文化历史悠久的实证,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在秦汉时期就已达到极高水准的里程碑之作。馆员们围绕帛画的用色、构图、画中故事、考古发掘过程、保护和修复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探讨。此后,馆员们还欣赏了《唐摹本〈兰亭序〉》、《明仇英〈枫溪垂钓图〉》、《明徐渭行书诗卷》、《八大山人松鹿图》、《清何绍基〈小楷黄庭内景玉经册〉》、《清释敬安自作诗书法卷》、齐白石中期作品《清白传世》等难得一见的书画精品。

在湖南省博物馆考察馆藏书画作品

    近20件历代书画令馆员们大饱眼福,一览湖南博物馆藏品之丰富,感受湖湘文化艺术之繁盛。其间,汉唐考古专家安家瑶馆员为大家介绍了马王堆汉墓发掘时的情况。书画家王明明馆员与陈叙良副馆长就上世纪80年代由谢稚柳、启功等组成的国家文物局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唐摹本〈兰亭序〉》的鉴定进行了交流。

    考察过程中,馆员们还对古代书画的保护和展陈发表了建设性意见。

    二、从舜帝陵到柳子庙

    湖湘文化看永州。湘水和潇水在这里汇聚,赋予了湖南“潇湘”的别称。作为湖湘文化重镇的永州,历史悠久,文脉深厚。这里不仅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诞生地,更有自远古绵延至今留存下来的一处处文化遗迹。宁远县的舜帝陵、文庙,零陵区的柳子庙,祁阳县的浯溪碑林,道县楼田村的周敦颐故居,都留下了馆员们的足迹。

参观祁阳陶铸公园

在柳子庙调研采风

在舜帝陵调研采风

    “九嶷山上白云飞,弟子乘风下翠微。”这是毛主席《七律·答友人》中的名句,诗名中的“友人”是毛主席青年时代的老友周世钊。诗句壮写了九嶷山的美景,“弟子”指娥皇、女英。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馆员们一行在九嶷山祭舜帝陵,重温这位中华文明始祖勤政爱民、躬行孝道的历史故事。在柳子庙,馆员们考察了“三绝碑”(柳宗元事迹、韩愈作文、苏轼书写),称赞其崇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周敦颐故居,馆员们了解了这位开宋明理学先河的一代大儒的童年经历,重读他的名篇《爱莲说》。千年而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早已内化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精神追求,周敦颐故居也成为了重要的廉政教育基地。

在周敦颐故居调研采风

    在浯溪碑林,馆员们对这里的历代石刻逐块研究,特别是有着“摩崖三绝”之誉的《大唐中兴颂》,由唐代诗人元结撰文,颜真卿大字正书,刻于一块巨石之上,堪称我国现存摩崖石刻之冠。碑林附近的陶铸公园,为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而修建。馆员们在公园瞻仰陶铸像,追思他“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革命情怀。

    三、村落祠堂载满乡愁

    独具地域特色的古村落,是这次调研采风的一个重点。

    馆员们考察了永兴县板梁古村。板梁古村始建于元朝至正十八年,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同姓同宗,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保存了汉族家族式原生态古民俗风情。古村建筑依山傍水,布局紧凑,规模宏大,浑然一体,符合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村中古塔、古祠堂、古驿道、古商街、古钱庄应有尽有,一泓清泉千年不竭。村里至今仍生活着大量村民,他们的生活方式既传统又充满现代元素。置身于古村落,馆员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愁。

考察汝城县古祠堂

    馆员们还考察了汝城县古祠堂群。位于“鸡鸣三省(湘、粤、赣)、水注三江(湘江、珠江、赣江)”之地的汝城县,保存有始建于宋、盛于明清、延伸至民国的古祠堂943座。这些古祠堂在平面布局、建筑构造、雕刻和彩绘装饰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堪称一座座小型建筑博物馆。祠堂里的牌匾、楹联,不仅具有教化村民的意义,也有很高的文学和书法价值。古祠堂群还记录着革命历史,其中的津江朱氏祠堂在大革命时期是朱德元帅宣传革命真理、策划湘南起义的地方。馆员们认为,古祠堂的祭祀功能在今天已经弱化,但其承载的乡情、亲情,独有的研究价值,却会历久弥新,对文化传承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考察过程中,陈晓光等馆员还与当地基层文物工作者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情况,对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坚守文物保护职责表达了由衷赞誉。

    四、领略千年女书之美

    江永县千家峒,是世界瑶族发祥地和祖居地。在这里,馆员们第一次接触到女书,认识了年轻的女书文化传承人胡欣。

参观女书博物馆

    女书是一种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它诞生在汉朝,是人类现存唯一的女性文字,靠母亲传给女儿、老人传给少年的自然方式代代相传至今。女书被研究者称为千古之谜、文化瑰宝、文字化石,是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领域学术价值,目前仅存在于江永县一地,是一种濒临灭绝的文化现象。

感受女书音韵之美

    馆员们参观了女书博物馆,通过大量图片和实物了解江永女书的传承历史。馆员们还跟随女书传承人的领唱,亲身感受女书音韵之美。王明明馆员和女书文化传承人胡欣分别用汉字和女书共同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

    五、走进火红的沙洲村

    今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在视察郴州的3个多小时里,专程到汝城县沙洲村考察调研。

    沙洲村是“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这个故事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亲自讲述的。“半条被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经过总书记的深情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迅速传遍了全中国,温暖了全中国,沙洲村也成为人们争相前来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

走进沙洲村

    馆员们被沙洲村一片红火的景象所感染。他们在3位红军女战士雕像前驻足,沿着热闹的街道一路走进陈列馆,感受红色旅游,接受红色教育。整饬一新的村容村貌,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的村民,让大家深深感动。

    调研采风过程中,馆员们也就做好文史研究馆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特约研究员马新林完成了多幅书画作品的创作。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8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