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日本汉学家笔下的近代北京风俗

2020-11-24 11:25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一座都城,有各种各样的面相。有用刀剑刻出来的,那是政治的城市;有用石头垒起来的,那是建筑的城市;有用金钱堆起来的,那是经济的城市;还有用文字描出来的,那是文学的城市。

    我关注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兴趣点明显倾向于最后一种。其中,城市的历史想象和文化记忆是我关注的重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是建起来的,也是说出来的——尤其是城市所蕴含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即内在的力度和美感,往往需要人文学者帮助发掘出来。

    这里面,经由史家的学识和文人的激情,用文字塑造出来的北京城,可以说最容易感知,也最好触摸。但此次演讲,我主要从图像的角度来讨论北京这座城市。这就要从一位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说起。他策划、编制的《北京风俗图谱》,是今天我们了解近代北京乃至中国弥足珍贵的材料。

    青木正儿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他的专业是戏曲研究,著有《中国近世戏曲史》《元人杂剧序说》《中国文学概说》《中国文学思想史》《清代文学评论史》等。

    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文人雅趣和好奇心的学者,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学艺术,从钟鸣鼎食到竹头木屑,全都感兴趣。这种广泛的趣味使得他性情优雅、文章洒脱,通晓琴棋书画、吃喝玩乐,尤其擅长茶和酒,可谓真正把爱好和学问做到了“合二为一”。

    青木正儿让人特别感慨的有三点:第一,做学问不分专业、不断代;第二,文体无往而不可,可以严谨考证,也可以放旷阔达;第三,兼有艺术家的匠心独运、专业学者的耐心品质,两种不同的风格在他那里得到很好的结合。很多日本学者认为,这是“以前老一辈身上独有的、在后辈中越来越难得的趣味”。

    借助图片呈现来了解中国文学、中国文化是一个秘诀

    近年来,青木正儿在传统学术著作之外“不怎么专业”的书,也陆续被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

    1999年,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其中就收录了青木正儿的《江南春》和《竹头木屑》;2005年,中华书局刊行《中华名物考(外一种)》,这“外一种”便是谈论美食的《华国风味》;2008年,中华书局又推出《琴棋书画》;2019年秋冬之际,东方出版社出版《北京风俗图谱》。

    1925年至1926年,青木正儿在北京留学。当时,他没有住在大学里,而是在北京城里面住了下来,然后到处走、到处逛,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时,他有感于整个北京在迅速地西化,便申请了一笔经费,专门用来制作《北京风俗图谱》。

    《北京风俗图谱》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1964年日本平凡社的黑白版,小32开,上下两册;第二个版本是1986年平凡社的横16开的彩色版;第三个版本是2019年东方出版社的中译本,彩色板,横16开,一册。

    青木正儿在北京留学期间,风俗调查正风行一时。当时,北京大学积极筹备风俗调查,并在报纸上登出张竞生制作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风俗调查表》,准备调查32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青木正儿与张竞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张竞生看中社会功能,如婚姻那一项,他希望调查童养媳问题、婚嫁人的年龄、聘金、婚礼过程和规矩等,继而在此基础上展开社会批判;而青木正儿是外国人,他更想了解中国的婚礼是怎么搭棚结彩、送妆、上轿、迎亲的。一个强调风俗的社会功能,更多带有批判的眼光;一个关注风俗的视觉效果,更多将其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播。

    青木正儿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呢?他在自序中说,自己当年在京都大学读书的时候,念中国文学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风俗方面的。一天,他读到了上海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回老家又看到旧书店里卖的《清俗纪闻》,这些书都把风俗图谱化了。他发现,这样读起来特别带劲,因为房屋构造、室内家具、服饰等事物以图片形式呈现,便一眼就能明白。因此,在图谱辅助下读中国文学、了解中国文化,正是青木正儿的一个秘诀。

    文人的笔墨情趣别具一格,民间的工笔重彩胜在细节

    谈到图像,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绕不开的,即18世纪以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外销画。

    外销画,简单来说就是由中国画师绘制、专供国外市场,通常采用透视法、色彩晕染等西洋绘画技法的画作。外销画绘制的主要内容是三百六十行。从这些外销画中,我们能体会到中西结合的审美,也能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真实生活图景。

    画画卖给外国人,在19世纪以后的北京是一个很正常的买卖。当时,有很多传教士对中国风俗抱有很大的兴趣,民间画工便把画好的风俗图卖给他们。这种重彩工笔风俗图,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描绘三百六十行的系列图画,最早是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由浙江收藏家金德舆在乾隆南巡时进献的《太平欢乐图》。《太平欢乐图》是一套记录杭嘉湖地区风俗、展现百姓安居乐业、百工技艺场景的宝贵生活长卷。

    它记录的民俗、饮食、特产、百工技艺等,可以说包罗万千。从弹棉花、箍桶、修鞋、刻图章、捏泥人到卖雏鸡雏鸭、卖糖粥、卖桑蚕等,可谓应有尽有。

    1909年至1910年,上海的《图画日报》连续推出“营业写真”,总共连载了456幅,讲的也是各种各样的职业,如排字、运输、卖报、卖小说等,还着重介绍各种各样的新行当、新职业,让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可见,以三百六十行为切入口关注民间生活及风俗,可以是外国游客,也可以是本国民众;可以是民间画工,也可以是文人雅士。

    现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清代民间艺人绘画稿本《北京民间风俗百图》,收录的图画均出自民间艺人之笔,描绘内容包括中医诊脉、高跷、耍飞叉、背包送报人、做蜡烛者等。

    陈师曾画的《北京风俗图》,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书中有34幅近乎速写或漫画的风俗图,主要用来讥讽时事,生动呈现了斑斓多姿的人间世态。

    这两本书,一个是民间的彩色工笔,一个是文人的笔墨情趣,细看之下会发现文人雅士和民间画师各有所长。就画作本身而言,陈师曾可能更受到推崇,他的笔墨情趣直到今天仍然别具一格。但如果想了解北京的风俗,只看陈师曾的风俗图是不够的,那些民间的工笔重彩胜在细节,可能更有参考价值。

    “只要有机会就去热闹的场所,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

    最早出版《北京风俗图谱》的时候,封面并没有署青木正儿的名字,而写的是“内田道夫解说”,从第二版开始才署上了“青木正儿编图”。

    我们应当承认内田道夫这位中国文学小说研究专家的贡献。

    举一个例子,在开篇的《春联门神》解说中,内田道夫引用了《风俗通》《荆楚岁时记》《晋书》《梦溪笔谈》《岁时广记》《清俗纪闻》等来自中日两国的多份资料。

    事实上,书中的每一幅图,他都能够引经据典、仔细解说。所以,《北京风俗图谱》出版的时候,青木正儿才会特别致谢内田道夫。

    可后来我们越来越觉得,青木正儿发凡起例的苦心孤诣,也许更值得表彰。青木正儿就像一位导演,对这本图册的成功起了关键性作用。

    1964年平凡社版的《北京风俗图谱》中,印有青木正儿的原编者序,中间一段讲述他在北京的游历,很能见作者性情——

    本来我是以戏曲小说为中心研究文学的,故而对相关的风俗特别有兴趣。前些年游江南之际,虽走马观花,但不敢稍有懈怠。由于在北京逗留了一年,所以能有机会专注实地考察。在那里,只要有机会就去热闹的场所,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或是在庙会的小摊儿上闲逛,或是在僻静的胡同里徜徉。我觉得,北京虽然还保留着很多旧的风俗,但也逐渐随着西化而消失。如果现在不将其记录下来,不远的将来就会湮灭。

    作为一个留学生,“只要有机会就去热闹的场所,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如此心态兼及旅行者的好奇、研究者的严谨以及诗人的浪漫情怀,有点像谈论“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的本雅明。

    此外,青木正儿的随笔《竹头木屑》中谈及北京生活的内容,或许可以与《北京风俗图谱》的制作进一步互为印证。

    《竹头木屑》中有一则撰于1927年1月的《从春联到春灯》,对当时北京新年的描摹十分精细——

    我在北京过了一次正月,当然是农历,年底哪里都是忙乱的,我辈闲人被称作溜达派,为了名副其实,就来到熙熙攘攘的东四牌楼大街信步走去,旁观街上的景象。中国正月以春联开始,以春灯谜结束,这表现了文字大国的风雅……我希望这斯芬克司一样的老大国,留着谜让世人去猜。

    “陈列在货摊上的每一件物品,是教给我知识的良师”

    《北京风俗图谱》的一大特点,是岁时和名胜的结合。岁时记在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学门类,每一个节气都有大量专门的诗歌来描述。但《北京风俗图谱》跟一般的岁时记不一样,它把岁时与城市里的名胜古迹或场景联系在一起,如“厂甸年节”“什刹赏荷”等,春节在厂甸里面卖书、卖杂物,夏天在什刹海赏荷花,令人印象深刻。

    《北京风俗图谱》的“市井第六”,最接近传统的三百六十行绘画。但区别在于,它的一图中包含很多行当。

    例如,第15图“卖豆腐及其他”,由右往左看,第一排卖豆腐、锯碗、卖茶汤,第二排卖炸豆腐、磨刀、卖绒花,第三排卖夜壶、卖鲜花,还有乞丐和打堂锣算命,十个身段及神态各异的人物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向我们走来。放在别的画册,这可需要十个单页来表现。

    青木正儿不满足于职业介绍,还希望将其动态化、场景化。如第5图“隆福寺庙会”,各种摊贩已然就位,以妇孺为主的游客穿梭其间,烟火味十足。

    1938年12月,青木正儿在《竹头木屑·烟盐闲话》中对此情景还有所追忆——

    我游学于北京时,经常独自前往隆福寺,从书本上也许无法了解到的中国人的生活缩影,在那里非常典型地简洁地展现给人们。陈列在货摊上的每一件物品,不仅仅让我感到新奇,还是教给我许多知识的良师。

    这种场景化的呈现方式,在游乐、伎艺两部分尤其明显。常见于其他风俗图的卖茶、养鸟、放风筝,在《北京风俗图谱》的“茶馆”“养鸟”与“童子嬉戏”中全都场景化,画面饱满且富有戏剧性,而不是孤零零的个人或职业介绍。

    再看《北京风俗图谱》“伎艺第八”的第16图,不仅有京剧的戏台、角色、乐器、观众,还有傀儡戏、皮影戏、说书、大鼓书、道情、莲花落、高跷戏、跑旱船、耍狮子戏、武艺国术等,画面都很饱满,构图及笔墨颇为精美。对于讲授中国戏曲或曲艺的学者来说,这是十分难得的辅助材料。

    最后,想以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的话作为此次演讲的结尾——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思想,都是人类的故乡之一。青木正儿对于城市文化生活的了解,兼及这座城市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这份旅行者的好奇、诗人的浪漫情怀、学者的严谨治学、批评家的犀利观察,正是我所钦佩的。 (整理人:周丹旎)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9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