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号起,《世纪》杂志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的指导下、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的有力执行下,组建了全国文史馆系统编委会,编委会主任由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王仲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共同担任;副主任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赵英共同担任;委员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以及全国各地文史研究馆的相关领导担任。多方联动,阵容强大,《世纪》办刊就有了坚强的后盾。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最新出版的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世纪》杂志5月号(2021年第3期)开辟“世纪特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纵观党史,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起就在探索如何保证党的生命力,如何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上下求索,欣欣向荣。党的组织生活作为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从什么时候起,党员开始过组织生活?又是如何过组织生活呢?本期特邀上海市档案馆馆员李红依据详实史料爬梳寻根,撰写《早期中共党员如何过组织生活》一文,回溯了中共自成立起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历程,从中可感中国共产党时刻谨记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初衷。百年来,红色始终流淌在上海的城市血脉中,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英雄史诗和精神伟力,成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副会长、文史学者王金声所撰《黄朴君和中共一大代表宿舍博文女校》一文,探寻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1921年7月22日,上海法租界白尔路(今太仓路)上迎来一群操着各地方言、自称是“北大师生暑期旅行团”的成员,三三两两走进沿街389号一幢挂有章太炎手书“博文女学”牌匾的石库门里,校长黄朴君甚至都没问这些人从哪里来就把他们迎进了校门,并安排王会悟亲自送他们入住当街二楼的四间宿舍,学校为“团员”提供食宿等便利。就在这看似不起眼的安排中,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始了,黄朴君成为促成“一大”代表入住“博文女学”无可争议的功臣,黄朴君和她创建的博文女校,她的革命经历、甚至她的婚恋传奇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期“口述历史”专栏,刊发亲历和见证中美乒乓外交高光时刻的郑怀颖女士口述、上海社科院历史所金大陆研究员和上海体育学院王於竞教授共同采写的《我所经历的“乒乓外交”》一文,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史卷拂尘”栏目刊发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赵波《爱泼斯坦协助宋庆龄最后一次纠正婚姻误说》:1980年,因史扶邻(Harold Z·Schiffrin)在其著作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中对孙中山、宋庆龄婚姻的不实表述,宋庆龄指定爱泼斯坦为自己作传以正视听,这也是她生前最后一次为维护声誉而战。该文考据严谨,客观公允地向读者呈现了宋庆龄其人其风骨。另有茅君瑶女士独家撰稿《我的婆婆罗馥贞——哈同罗迦陵夫妇的长养女》(上),可读性极强,披露了鲜为人知的过往,值得一读。本期佳作纷呈,为广大读者奉献良好精神食粮。《世纪》刊文,始终秉承“积累史料、传承文化”的宗旨,多中选优、优中选精。正如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馆长兼《世纪》杂志主编沈飞德在《编余琐谈》所述:“《世纪》今天赢得的良好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来之不易,应当好好珍惜!”(章洁)
2021年第3期《世纪》目录
世纪遐想
01 / 不辱使命 砥砺奋进 / 本刊编辑部
41 / 黄朴君和中共一大代表宿舍博文女校/王金声
图 | 博文女校旧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
图 | 修缮后的博文女校外观(今上海市太仓路127号)
12 / 邓中夏:平凡铸就伟大 / 吴基民
图 | 1922年10月,上海大学在上海创办。图为该校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南阳路口旧址,现已拆毁
图 | 1920年少年中国学会周年纪念时部分会员在北京岳云别墅的合影。右二为黄日葵,右三为李大钊,右七为张申府,右九为邓中夏
18 / 早期中共党员如何过组织生活 / 李红
图 | 邓颖超创办的《支部生活》第26期目录
46 / 记艾思奇夫人王丹一 / 张力炜
图 | 2015年12月18日,耋耄老人王丹一在赠送给韩国李哲承教授的艾思奇著作扉页上题词(照片由林海顺提供)
本刊专稿
04 / 我所经历的“乒乓外交” / 郑怀颖 / 口述 金大陆 王於竞 / 采编
图 | 1971年4月第31届世乒赛中郑怀颖鏖战日本选手小和田敏子的场景
口述历史
22 / 我在中央美院求学的日子(下)/ 龚继先 / 口述 邢建榕 魏松岩 / 撰稿
图 | 上世纪60年代,本文作者偶得上好宣纸,便与同门王振中一起前往恩师苦禅先生家中,请先生赐画,苦禅先生欣然作《花果卷》,并加钤印(齐白石先生制),本图为《花果卷》局部
图 | 1960年,本文作者(左)在恩师苦禅先生家中看先生作画
史海亲历
27 / 留苏归国前后那些年 / 郑异凡
图 | 卡尔纳托夫斯基教授指导的同学们。前排左一郑异凡,后排左一徐天新
32 / 1970年大学毕业赴军垦农场接受“再教育” / 覃有土
图 | 1966年11月15日,湖北省沙洋第三农场学员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37 / 回顾兴修水利的日子 / 冯正平
图 | 1991年7月,国家防总总指挥田纪云(左四)、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左三)、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左二)正在研究青浦炸坝泄洪方案
57 / 《翁氏藏书》入藏上海图书馆的前前后后 / 王鹤鸣
图 | 2000年4月28日,常熟翁氏藏书转让入藏仪式盛大举行,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王雁南(左)向马远良馆长移交《翁氏藏书》转让证书
62 / 见字如晤——我与三位文学前辈的书信缘 / 张昌华
图 | 周而复在南京凤凰台饭店“开卷有益”书斋(张昌华摄)
77 / 听程千帆先生讲课 / 徐有富
图 | 程千帆1981年在南宁讲课
史卷拂尘
66 / 爱泼斯坦协助宋庆龄最后一次纠正婚姻误说 / 赵波
图 | 1992年11月,《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作为纪念宋庆龄百年诞辰的厚礼出版,图为爱泼斯坦在发布会上为新书签名
72 / 追忆上海圣彼得堂 / 曹圣洁
图 | 2020年,董健吾的后人参观上海基督教爱囯历史陈列展
域外传真
51 / “我的第一次出国印象”系列之三——日本访学见闻录 / 沈祖炜
图 | 1986年作者访学期间,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右)工作室商讨研究课题
名流综谱
80 / 朱成:邓小平桥牌搭档和对手 / 钱江
故人旧事
88 / 我的婆婆罗馥贞——哈同罗迦陵夫妇的长养女(上) / 茅君瑶
93 / 我国壮族第一位教授黄现璠先生 / 钱宗范
笔记掌故
76 / 赵朴初对姐姐关爱有加 / 胡文飞
86 / 丁玲赞美郭沫若是可爱之人 / 王增如
86 / 徐铸成给杜月笙立“传”轶事 / 贺越明
87 / 我与蔡光天交往二三事 / 谭宝全
编读往来
96 / 编余琐谈 / 沈飞德
96 / 《世纪》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展开紧密合作/ 本刊编辑部
名家书画
封 三 / 韩天衡
封面照片 / 1971年4月,周恩来接见应邀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