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水利工作的领导(上)

2021-05-28 10:54
来源: 中国水利报
作者: 牛志奇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连年的战争,水利工程设施失修,水旱灾害严重,成为摆在新生人民政权面前的当务之急。面对复杂形势和种种考验,中国共产党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水利方针政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也保障了国民经济初步发展。

  将“兴修水利、防洪抗旱”写入《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文件。水利的内容在其中多有体现,比如,第34条明确:“关于农林渔牧业:在一切已彻底实现土地改革的地区,人民政府应组织农民及一切可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以发展农业生产及其副业为中心任务,并应引导农民逐步地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和生产合作。……应注意兴修水利,防洪防旱。”第35条强调:“关于工业: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这里的“动力工业”包括水力发电。第36条指出:“关于交通:必须迅速恢复并逐步增建铁路和公路,疏浚河流,推广水运……”

  把“兴修水利,防洪防旱、疏浚河流、水力发电”写入《共同纲领》,充分说明中央人民政府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把水利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全部生产建设的中心环节之一。这也说明当时水利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由于社会动荡和持续多年的战争,国力衰微、水利不兴,水系紊乱、河道失治、堤防残破,水利设施失修,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全国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和一些塘坝、小型水库,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几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频繁的水旱灾害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49年,各地所遭受的水旱灾荒十分严重,根据华北、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几个地区不甚精确的统计,受灾的耕地面积有1亿多亩,粮食减产估计约为143亿斤,包括西北30万担棉花折杂粮3亿斤。这也促使中央人民政府决心尽快解决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迅速地改变和改善水利对国民经济制约、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不利局面,大力发展水利事业。

  正是在《共同纲领》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拉开了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的宏大序幕,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不朽篇章。

  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后,中央人民政府开始运作,中央政府各部门的组建提上日程。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傅作义为水利部部长,在酝酿水利部领导班子时,决定由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李葆华同志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央领导很重视傅作义先生的意见,请他推荐人选。

  毛主席说:凡是傅作义提的人我们都要用。傅作义很快向周恩来推荐了两位民主人士:一位是张含英,曾是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技术专家,被任命为水利部副部长;另一位是参加北平和平解放一起起义的原国民党北平市市长刘瑶章,被任命为水利部办公厅主任。傅作义还建议在水利部成立参事室,他自兼主任,一些起义的原国民党军政官员如覃异之、刘瑶章、黄翔任参事。水利部于1949年11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据1949年12月6日水利部呈政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条例》,水利部的职能为:规划并掌管全国防洪、灌溉、排水、航道、筑港、开发水力等水利事业及水利行政事宜,下设8个职能部门。1950年2月13日,该条例被批准通过。1951年1月水利部机关人数512人。

  水利部的成立为新中国的水利管理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而且,水利部领导班子成员包括中国共产党、多位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也用事实证明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名副其实的多党联合政府,从而也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诺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方针和人民民主政权的特色,从此,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

  召开全国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

  水利部是1949年11月1日正式组建的,组建后的第八天,即11月8日召开了全国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朱德、董必武、薄一波等出席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总司令作了重要讲话。首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致开幕词并作总结讲话。傅作义部长在开幕词中提出了会议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一是具体了解全国各地的水利情况:二是造成全国水利人才和水利工作者的大团结:三是提出最近时期水利建设的方针与任务:四是结合各地人民的需求与国家现有的经济力量,制定1950年度的水利工作计划;五是必须有对水利工作的统一领导,互相之间必须有机地配合,对全国水利机构纵的关系与横的关系的建立取得一致意见。会议历时11天,会议代表及列席人员约百人,主要来自有关部委、各省水利局、各解放区水利单位、各流域水利委员会、大学专家。与会代表在会议上汇报了地方水利工作的情况及计划。例如,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在会上作了《三年来的治黄斗争》报告,华东水利委员会主任刘宠光作了《1949年下半年至1950年上半年华东水利工程计划》报告,河北省水利局副局长丁适存作了《河北省水利工作》报告等。周恩来总理会后接见了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代表。11月18日会议结束时,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代表还以会议的名义分别向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致电。在给毛主席的致电中,表示了对毛主席的崇高敬礼,并写道:“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在中国共产党和您的领导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步骤地解决中国几千年来未能解决的水患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水利,为增加工农业生产,繁荣新民主主义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而奋斗。”这两封致电反映了当时全国水利工作者的心声和高涨的革命热情。

  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建立伊始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新中国水利发展史上也是开篇之会,规格之高、会期之长、内容之全面、代表之广泛,充分彰显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党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及迅速改善和解决水利问题的决心,彰显了我们党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会议凝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利事业的殷切希望,提出的水利建设方针与任务对全国的水利建设给予了有力的指导,是新中国水利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7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