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培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建树

2021-09-08 16:32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忽培元 苗 春

  

电视剧《花开山乡》剧照。 出品方供图

  由高希希执导,王雷、李小萌领衔主演的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花开山乡》,目前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剧中的主人公白朗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实干笃行,用智慧和勇气带领村民闯出一条创新致富之路。他领导村两委,将一盘散沙的村民团结成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克服种种困难,打造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国务院参事忽培元的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忽培元。

  记者:这部小说把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刻画得非常鲜活,这是怎么做到的?

  忽培元:我出生在延安,成长在陕北农村的孩子堆里,高中毕业后在陕北农村插队,19岁就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后来无论是担任县市公务员,还是到中央和省级党政机关工作,我在感情上都没有断开同乡村的生命脐带。近几年担任国务院参事后,我的调研范围是农民、农村和农业,接触了大量的人物和事实。农村基层干部在思考什么问题,怎样和群众交谈,怎样处理农村的矛盾,尤其是到村里以后要面临什么情况,我很了解,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记者:您为什么写这部小说,白朗是不是有原型?

  忽培元:从中央到地方,我们现在每年选派大量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个决策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不仅着眼于农村工作,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我们党的干部的培养。我们过去靠考试、考察培养出来的干部,“三门”干部比较多,就是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现在的干部如果有了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经历,他们对中国农村的情况,对农民这个中国社会相当广泛的群体就有了了解。

  白朗的生活原型,一个就是我自己,我还接触过几十个驻村第一书记,吸取了他们的共性,就是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记者:您40多年来用5部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艰难探索。您的小说以往是否进行过影视化改编?这部小说影视化以后,是否可以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忽培元:虽然我是学文学的,但一直在党政工作的岗位上。30年前有两位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同志把《群山》改编成电视剧剧本,但我一直没拿出来,所以我的小说影视化,这还是第一次。

  《乡村第一书记》这部小说可以当作农村工作的教科书来读,对这一点我很有信心。我是从实战当中走出来的,19岁当支部书记时,4个副书记都是四五十岁甚至60岁的人,虽然矛盾不少,但还是要把他们团结在周围,一起干事业。那时,晚上开完会,我到窑洞里关上门自己偷着流泪,第二天天一亮仍然扛上锄头去劳动。书中我写的农村基层干部,从上世纪50年代的到当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采,也都有自己的烦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建树,也都有自己的问题。

  记者:您对这部电视剧的观感如何?

  忽培元:我看了一部分,感觉画面很有冲击力,就像油画一样,没有把人物概念化、把农村肤浅化。农村剧不能是闹剧,应该像《创业史》一样,有厚重感。

  记者:您对男主角饰演者王雷印象怎样?他跟您写小说时脑海里白朗的人物形象契合吗?

  忽培元:王雷外貌比较精干,身材高大挺拔,给人说话诚恳、作风扎实的印象,这和我的想象一致。

  

  本报记者:苗 春

  原题《脚踏泥土 紧扣时代——访电视剧《花开山乡》原著作者忽培元》

  原载《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08日 第 7版)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6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