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获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21-10-19 12:34
来源: 历史学研究通讯-微信号
作者: 文汇学人等

信息来源:文汇学人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年,10月18日,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沪开幕。论坛发布了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名单,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鲁惟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荣休教授周锡瑞和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等三位学者获奖。

2021年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获奖者

  鲁惟一(Michael Arthur Nathan Loewe)

  英国汉学家、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院士

  鲁惟一生于1922年11月2日,英国汉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在古汉语和中国古代史领域发表了数十部专著、论文,及其他出版物。鲁惟一于1922年11月2日出生在英国牛津的一个卓越的盎格鲁-犹太裔家族。鲁惟一的曾祖父路易·罗意威(1809-1888年)是来自普鲁士王国西里西亚地区的一位东方学和神学教授,后移居英国,并成为英国著名犹太裔商人、金融家、慈善家摩西·蒙蒂菲奥里的私人秘书。鲁惟一的父亲赫尔伯特·罗意威是一位闪米特语教授,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他的母亲艾瑟尔·维多利亚·海姆森是英国官员、历史学家阿尔伯特·海姆森的妹妹。他的哥哥拉斐尔·罗意威(1919-2011年)与其父志业相同,也研习闪米特语,是伦敦大学学院的希伯来语和犹太学教授。鲁惟一的妻子卡门·布莱克是一位日本语学者。鲁惟一中学时就读于剑桥的德佩斯学校,后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鲁惟一被分配到在奥斯瓦尔德·塔克 海军上尉开办的贝德福德日本语密训学校学习日语。他于1942年2月起成为第一期学员,课程为期五个月,结束后又接受了一系列密码学培训。鲁惟一在学成后被派往布莱切利公园,在海军部工作至战争结束。他在业余时间还学习了中文。1947年,鲁惟一曾在北京生活了六个月,在此期间他对古汉语和中国历史发生了兴趣。回国后,他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并于1951年获汉语一级荣誉学士学位。1956年,他离开政府机构,在伦敦大学担任远东历史讲师。1963年,鲁惟一获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授予的博士学位,随后他开始在剑桥大学任教直至1990年退休,任职期间他一直专注于在学术和研究。他是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院士。


  获奖感言

  亲爱的朋友们、同事们:

  承蒙世界中国学论坛授予我世界中国学贡献奖的殊荣。自我与中国学者合作伊始,已过去多年;在此过程中,我充分领略了他们对中国文明史研究的贡献,正是他们的贡献大大扩展了这一主题的研究。东西方学者均从这些贡献中获益匪浅。特致寸笺,以申谢忱。

 

  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荣休教授

  周锡瑞教授生于194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学习中国历史,于1964年获文科学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列文森和魏斐德,于1971年获博士学位。他毕生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尤其关注社会运动史,出版了有关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和叶氏家族等多部广受好评的著作,且都已被译成中文。其中中文版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和《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由已故的章开沅教授慨然作序。《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一书曾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的费正清奖和亚洲研究协会的列文森奖。30年来,周锡瑞教授致力于研究中国革命在陕甘宁地区的起源。相关研究著作《意外的圣地:西北地区的中国革命》已于香港付梓,英文版Accidental Holy L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Northwest China,将于明年出版。他另有关于中国本土精英、中国城市转型、二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文化大革命、比较视角下从帝国到国家转型的比较研究,以及1943年的中国等多本编著。周锡瑞教授先后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长达40年后,于2012年退休,现居加州伯克利。退休后,他曾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中国高校教授现代中国课程。


  获奖感言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世界中国学论坛颁发的 “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奖项。我这一代学者开始研究中国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冷战和文革期间,当时甚至无法前往中国。如果说我对中国历史研究有任何贡献的话,要完全归功于1979年后中美两国恢复学术交流。开放的大门使我得以利用中国丰富的档案资源,开展实地调查, 最重要的是能够与中国同行进行交流、并得到他们的指教。

  作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教授,我非常幸运地拥有一批杰出的、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研究生。他们以不同的视角来探索和辩论中国历史的真相。我们认识到,不管你从哪里来,历史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这一真理在今天似乎更有意义。现代交通、媒体、教育、城市化、国际交流和政治文化的快速变化,使今天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完全不同。由于这些变化,在今日中国长大的学生或许对理解中国的过去并非具有绝对的内在的优势。来自中国以外的学者,即使他们来自非常不同的传统,也有可能对理解中国历史能做出贡献。

  对于全世界的中国历史学家来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黄金时代。学术交流、档案研究、实地调查、突破性的中国学术研究以及合作研究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程度。不幸的是,这种交流和合作,特别是中美学者之间的合作,在最近几年遇到了新的挑战;现在,全球疫情使这种交流几乎停顿下来。我想大家都希望,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我们的学术生活能够恢复到某种程度的正常状态。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除了疫情之外,还有其他事实使我们很难回到八十年代的黄金时代。

  在全世界,包括美国,政治、社会和媒体环境的各种复杂变化已经侵蚀了对历史事实的共同意识。我们生活在一个“另类事实”和 “假新闻”的环境里。在美国,尽管大家都看到了1月6日事件的电视和录像画面,但对所发生的事情仍然没有共同的理解。更广泛地说,美国人民在理解历史上的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现在遇到了很大困难。我不专门研究美国历史,但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我绝对致力于不受阻碍地寻找过去的真相。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与价值观。尽管过去的某些方面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历史学求真的本质使命,不管对不同的事实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情感,也丝毫不会降低它们的重要性,尤其是被视为教训的那些沉重的历史。关于过去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新的证据、新的方法、新的比较见解和新的理论方法而改变。尽管如此,我相信,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这一意义上的历史事实——本身就是固定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是不会变的。尽管有种种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寻求对过去最完整、最准确、最可验证的描述,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前进。

  最后,作为一个现代学者,我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倾听对方的意见,倾听对过去的不同观点和解释。我们应该寻求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准确理解。任何历史学家都认识到这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文献资料有限,以及资料本身带有局限和偏见。在理解历史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分歧。但这些分歧应该公开辩论,没有禁区,没有不可提及的话题,没有一部分人接触敏感资料的特权,也没有罔顾事实地对相反观点进行攻击性的贬损。我深知这样的理想境界离现实还很远,但我真诚地相信,对过去的真相进行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探索将使全世界的学者受益。

  再次感谢这个奖项的荣誉,并感谢世界中国学论坛给我机会对历史学者的任务发表这些很不成熟的意见。谢谢大家。

 

2021年第三届海外华人中国学贡献奖获奖者

  叶嘉莹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叶嘉莹,女,1924年生,中国古典诗词专家、诗人。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专任教授,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自1966年开始,叶嘉莹先后曾被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西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校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自1979年始,叶嘉莹每年回中国教书,曾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40余所国内大专院校义务教授中国古典诗词,至今已有40年之久。2016年,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设“迦陵基金”,已完成前期捐款近3600万元人民币,志在全球推广中华诗教。李克强、温家宝、李岚清、孙春兰、马凯、刘延东等多位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接见或致信、批示,充分肯定其多年来在弘扬中华诗教、承传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被誉为“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曾获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博士,中华诗词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外国专家”、2018年度“最美教师”、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等荣誉称号。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灵谿词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叶嘉莹作品集》等数十种。


  获奖感言

  各位学者、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感到很荣幸获得这一个奖项。

  我们的时代正面临着种种变化,传统的文学批评也需要寻求一个新的拓展,才能够千古长新。

  在现代西方文论的光照之中,对于中国的词学加以反思和说明,我以为这是我对于中国词学的学术的一点特殊的贡献。

  只因为我既然有传统的训练,又很幸运的到达了西方,而且正赶上西方各种文学理论风起云涌的时代。

  在现在,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的东西方交流更加频繁、更加密切的时代。我以为,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这种结合、这种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东西方两者的思维模式不同,也各有所长。

  中国的语言往往是源远流长,我们自不应该完全用西方的文论,可是我们要坚持西方的新理论于中国传统文论相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小词有非常丰富而微妙的作用和内容。

  我记得我当年在哈佛大学教书的时候,这个哈佛大学下面有一个会议室,那个会议室里边就挂了一副对联,说“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

  说文明、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互相融合,所以“文明新旧能相益。”就是各种可以互相增加,他们有更丰富的作用和内涵。

  “心理东西本自同”,我们人类,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我们心理上有基本相同的地方。

  我当年在辅仁大学念书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说“我觉得你是我最好的学生,可是我不希望你只做一个死板的、只知道继承的传法的弟子,你一定要从老师的途径之中开拓出去。”

  “可是”,我的老师说,“欲达到此目的”,你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对于老师的学说、对于中国的诗论有所开拓。他说“不是取径于蟹行文字。”

  蟹行就是螃蟹(行走)一样,就是横向的文字,就是西方的语言。

  所以我是从我老师那个时候,他就写一封信,就说“你要有更新的发展,你要学习英文,要学习西方的理论。”

  而恰好我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之间,西方的文论最发达的时候来到了西方,所以我幸而能够有这个机会把东西方的文论结合起来,这对我说起来是最大的贡献,也是对于不管是东方的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种开拓。

  我想,这就是我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幸运地在那个年代来到了西方,我有东方的根柢,可是我学习了西方的理论。

  我现在把我这一点学习的心得表述出来,是想请诸位学者给我指教。谢谢大家。

 

  世界中国学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联合承办,经过17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研究以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国家级平台。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为期两天,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200位海内外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会。

  原题:《鲁惟一、周锡瑞、叶嘉莹获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1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