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书写桑梓深情 传播国学智慧

2021-10-25 19:04
来源: 无锡资讯通-网易号
作者: 惠山区委统战部

  

  冯其庸,号宽堂,斋名瓜饭楼,无锡市惠山区前洲塘村冯巷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1947年,他开始参加党的地下活动,1949年4月22日迎接解放军渡江,随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教于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1954年8月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员等职。

  冯其庸先生是公认的当代文化巨匠。他在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戏曲史、艺术史、考古学、书画、诗词以及西部文化艺术历史等研究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为褒扬冯其庸先生对中华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贡献,家乡政府出资筹建冯其庸学术馆。该馆坐落于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锦绣园南侧,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冯其庸学术馆设有五个展厅,分别为“稻香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征”“佛缘遗迹”。

  ● “稻香家世”展示了冯其庸童年时饱经苦难沧桑,成长求学道路布满艰辛。通过冯其庸在逆境中刻苦求学治学,卓然而成大家,告诫后学“人才都是靠自我造就的”。

  ● “艰难学程”从文史、戏曲、诗词、汉画及红学等五大领域诠释了冯其庸先生力行“躬行君子”的实践品格,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真精神。

  ● 馆内还展陈了冯其庸先生著作、部分手稿,以及新石器时代、夏代、汉代、唐代等小件珍贵物品。“翰墨余香”展陈了冯其庸众多书画作品。

  稻香家世,学程艰难

  1924年,冯其庸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因战乱与家贫,他曾数度失学。但不管是在战乱中,还是在田间劳作,他都不忘保持读书和思考的习惯。

  14岁的时候,他失学在家种地养羊。尽管如此,他也一边种地一边默诵《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首诗他早已熟背,但对“衣带日已缓”中的“缓”字,一直不解其意。这时,他在脑海里回放了几遍诗句后,突然灵光一闪,悟到“缓”就是“松”,就是“宽”的意思,这样也就明白了下面两句古诗的意思。

  所有的辛苦和苦难,都没有消磨他的求学之心。在辍学的四年里,他挤出时间读完了《论语》《孟子》《古文观止》,读完了金圣叹平垫的《水浒传》《西厢记》,由此打下的基础,使得上学不多的冯其庸,日后成长为一位诗书立身的文史大家。

  他说:读书能使人聪明,启人智慧,读书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后来,冯先生将自己的家取名为“瓜饭楼”,也是为了记住曾经以瓜代饭的苦难岁月。

  1946年,他考入无锡国专,在国专的三年成为冯其庸人生的转折点。就是在这里,他开始正式系统性地学习,正是在这里,他开始走出家乡,开启他传奇的人生经历。

  翰墨一生,红楼传奇

  冯其庸先生一生的成就,可谓硕果累累。他是著名的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研究《红楼梦》著称于世,曾任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红楼梦大辞典》主编,并主持校注出版了今天阅读量最大的一个《红楼梦》普及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新校注本(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除此之外,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历史考古等多方面,他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早在1977年,冯其庸就完成了《论庚辰本》一书,这是最早的一本系统研究己卯本与庚辰本关系的学术专著。研究曹雪芹家世与《红楼梦》版本是他为红学做出的突出贡献,奠定了他作为新时期红学第一人的地位。

  他爱红楼梦如痴,1967年12月,“文革”正炽,被关押在北京西郊的冯其庸趁监管稍松弛之机,悄悄开始抄写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伴随着激烈的武斗风雨,冯其庸每天深夜坚持以蝇头小楷,依照原书款式,以朱墨两色抄写这部他最珍爱也是最重要的《红楼梦》早期抄本。1968年6月的某个雨天,他终于抄完了最后一个章节。搁下笔,他赋诗道:

  《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

  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

  这项特殊时期的自发工作,透现出冯其庸在混乱凶险环境中的冷静与坚韧,也映合了冯其庸红学研究的主旨与追求。

 

  瀚海孤征,事必躬亲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乃冯其庸一生坚持践行的准则。

  读《史记》的时候,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存疑,于是他几次去安徽定远、乌江实地考察,写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读《三藏法师传》的时候,冯先生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他于1968年至2005年间10次赴新疆等地考察,三登帕米尔高原,三上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达坂,76岁的冯其庸在 明铁盖达 坂成功找到玄奘取经东归的入境处。考证丝绸之路和玄奘取经之路的《瀚海劫尘》《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古道考实》等大型摄影图册和学术论文,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滚滚乌江水,茫茫戈壁滩,都见证过冯老的足迹。正是对学问的这份执着和热忱,让他成为学界的楷模。

  桑梓之情,回馈乡里

  冯其庸少小离家,但无论行至何处,心中始终眷恋着养育自己的这片故土。家乡的青山绿水、厚德风气、动人的传说和温软民情,是滋润他度过无数艰难困厄、穷苦动荡岁月的温馨慰藉,也是激励他奋斗不息的内在动力。时光荏苒,物换星移,大半个世纪过去,故乡的一切大多物是人非,旧貌无存,但冯其庸的故乡情结丝毫未改,根深蒂固的乡心乡情历久弥新。

  2012年12月,冯其庸学术馆正式开馆,从设计方案、馆藏实物收集到最后的布馆,冯老都全程参与。并将自己的手稿、书画、文物等近2000件捐给家乡。学术馆的建与展都得到了老先生的肯定与支持。学术馆开馆仪式上,90岁高龄的冯其庸老先生表示,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是在家乡打下的基础,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乡深厚文化底蕴的影响。“学术馆虽冠我之名,但它是无锡人民的学术馆,是用来培养下一代的。”

  作为“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育科研永久实习基地”“无锡市对台交流基地”的冯其庸学术馆,在老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以国学文化为主线,以文化宣讲和参观交流为形式,以文会友,以艺共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乡贤文化。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九年来,共举办多类文化、学术交流活动150多场次,搭建了统一战线成员交流共融平台。冯其庸以一座学术馆回馈桑梓,对家乡后辈年轻人不吝给予治学指点,家乡文化建设有求必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治学做人,冯其庸是无锡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

 

  (供稿:惠山区委统战部)

相关链接

01009011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