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7日,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高雨率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甘肃省兰州市、武威市、张掖市,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决策部署,以“河西走廊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为主题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当地博物馆、考古发掘地、重要历史遗址和重要石窟群,了解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考察当地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形成过程及当前保护现状。期间,调研组一行专程到张掖市临泽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高雨在调研时强调,传统文化研究和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党的二十大明确的目标任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斗力量。高雨指出,馆员们学识渊博,学养深厚,要把自身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相结合,发挥崇文鉴史、以文化人的作用,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馆员们认为,河西走廊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各民族融合发展和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这里出土的大批文物和保存下来的大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具有重要意义。调研中看到一些博物馆展示馆员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绘画作品,对馆员致力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为河西走廊地区的文化发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贡献力量。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尼玛泽仁、苏士澍、范迪安,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王华存,武威市政府、张掖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国务院参事室办公室、文史业务司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