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与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湖南省书法院共同主办的“清代碑学书法四家学术对话与交流”在长沙举行。
活动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书法院副院长倪文华主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主任杨志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振濂在致辞中说,问题意识贯穿始终,是本次研讨活动大大区别于以往研讨活动的显著特点。他认为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是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追究的学术过程,研究工作进入到比较高的层面,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杨志新在致辞中就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如何回答好中国书法发展的时代之问,提出了“书法作为艺术,与音乐、舞蹈、建筑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它们作为艺术共性的、一般性的规律有哪些?书法作为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社会哲学上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如何从自然哲学层面理解书法艺术创作的一般性和个性?书法艺术如何进行国际交流”等8个方面的问题。鄢福初在致辞中说,我们今天回溯百年历程,致敬先贤,必将引领和深化清代碑学的研究,将它推进到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同时也将极大的推动湖南书法界学术与理论研究的发展。他认为如何认定碑学不朽的革新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书法艺术的未来,意义非凡。
活动还邀请了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刘恒,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等著名学者专家参加。《中华书画家》副社长、副总编辑张公者主持了学术对话与交流,陈振濂对活动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