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中荷“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座谈会在国务院参事室举行。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高雨出席并致辞,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荷兰驻华使馆参赞史明康,国务院参事刘远立、胡祖才、汤敏,原国务院参事林毅夫,荷兰卫生、福利和体育部专员马丁·霍林、苏珊·维布里等参加座谈会,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赵冰主持会议。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高雨致辞
高雨强调,人口老龄化是中荷两国共同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中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特别是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的构建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荷兰有着丰富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经验,中荷两国在养老、特别是长期照护和健康老龄化领域已开展多年交流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座谈,继续促进中荷两国在长期照护领域的交流互鉴,为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深化两国间的友谊贡献力量。
李滔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目标人群及家庭的生活福祉持续提升。中荷两国在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领域面临着一些共性挑战,相信今天的座谈交流,将促进双方之间的启发互鉴,助力两国的制度建设。
史明康表示,荷方对中国“健康老龄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深表赞赏,中荷两国在养老领域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未来与中方在长期照护、银发经济等领域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
荷兰卫生、福利和体育部专员马丁·霍林、苏珊·维布里,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研究员胡琳琳分别介绍了荷兰和中国长期护理(照护)体系的建设情况。
会上,国务院参事刘远立、胡祖才、汤敏,原国务院参事林毅夫、江苏省政府参事徐惠民分别发言,围绕中国与荷兰在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共性问题、荷兰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等与荷方展开交流,并就中国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的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赵冰指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事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深入调研、深化研讨,总结试点经验,借鉴国际做法,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荷“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座谈会现场
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省(市)代表——江苏省政府参事黄钦,上海市政府参事程维明,山东省政府参事宣世英,北京市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以新,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有关同志及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有关专家参加座谈会。